<label id="jrort"><code id="jrort"></code></label>

    1. <th id="jrort"></th>
      <em id="jrort"></em>
      1. <dd id="jrort"><track id="jrort"><video id="jrort"></video></track></dd>

        <tbody id="jrort"><pre id="jrort"></pre></tbody><dd id="jrort"><big id="jrort"><video id="jrort"></video></big></dd>
        <th id="jrort"></th>
      2. <dd id="jrort"><pre id="jrort"></pre></dd>
          1. <button id="jrort"></button>

            首頁 快訊 試車 市場 資訊

            一汽-大眾推純電動車型 渠道變革阻力大

            2021-09-14 15:59:36 來源:中國網汽車

            一汽-大眾今年先后陸續推出了ID.4 CROZZ和ID.6 CROZZ純電動車型,被大眾寄以厚望的兩款電動化轉型先鋒,實際銷量卻遠不及于預期。數據顯示,一汽-大眾ID.4 CROZZ今年2-7月累計銷量5176臺,月均銷量不足千臺。ID.4 CROZZ失利后,今年6月上市的ID.6 CROZZ則被視為一汽-大眾扭轉敗局的關鍵,但其6月和7月也只分別斬獲了538臺、620臺的銷量,令人大跌眼鏡,而大眾高管在ID.4上市時曾信誓旦旦地喊出了月銷過萬的目標。不難看出,一汽-大眾ID.系列銷量被特斯拉、“蔚小理”等遠遠地甩在身后,甚至被零跑T03、哪吒V等二線選手“碾壓”。

            一汽-大眾ID.電動車“不太智能”

            反觀在歐洲市場上,大眾汽車憑借著ID.3和ID.4兩款車型的出色表現, 2021年上半年銷量拿下頭名寶座,ID.3更多次成為歐洲電動車的銷冠。緣何ID.系列卻在國內市場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?

            作為大眾引以為傲的MEB純電平臺,一汽-大眾投資180億元建成的佛山MEB智慧工廠于去年年底正式啟動生產,年產能60萬輛,足見一汽-大眾向電動化轉型的巨大決心,更對ID.系列電動車展現出十足信心。從數據上看,一汽-大眾ID.4 CROZZ主力車型續航555公里,相比Model 3標準車型續航468公里更勝一籌。

            面對ID.系列銷量上的“滑鐵盧”,普華永道直言稱大眾ID.系列是優秀的電動汽車,但是不夠智能,只處在電動車的第一階段。相比之下,特斯拉、“蔚小理”等已經進入了“電動車+智能車”的電動車第二階段。有業內人士分析稱,大眾MEB平臺開發時間過長,無法跟上國內電動車市場的快速迭代步伐。尤其是在自動駕駛技術層面,ID.4X僅支持L2級輔助駕駛選裝包,包含有ACC自適應巡航、車道保持輔助、主動剎車等功能,與傳統燃油車基本無異。相比之下,一線造車新勢力車型已經開始普及自動變道、領航輔助駕駛等更為智能的配置。更為遺憾的是,ID.4 CROZZ僅配備了OTA車機遠程升級而并沒有配備FOTA遠程升級功能。相比于OTA遠程升級,FOTA遠程升級可讓用戶享受更多新功能,ID.4 CROZZ則都無法實現。

            渠道變革阻力大

            為適應電動車“新零售”模式、更好地推動電動車銷量,一汽-大眾ID.系列在銷售模式上也作出了重大的改變。用戶購車僅需直接從官網訂購,類似于新勢力的“直營”模式,并可選擇一家當地經銷商完成提車服務。經銷商搖身一變成為了ID.車型代理商,并通過從廠家取得傭金而獲利。這一轉變使得車輛價格相對透明,省去了消費者和經銷商之間“你來我往”的繁瑣議價環節,經銷商也免去了庫存積壓的風險。不過,預定、交易程序都在線上完成,經銷商將被嚴格監管,致4S店銷售ID.系列電動車的利潤空間大幅減少。眾所周知,傳統4S店在銷售環節并不賺錢,更多的是依靠售后維修保養、售后服務、廠家返點等一系列方式來賺錢。銷售ID.系列僅能獲得“一次性”的傭金,也讓經銷商推銷電動車的積極性大打折扣。

            不僅如此,與造車新勢力熱衷于在高人流量的商圈開設展廳的獲客方式不同,一汽-大眾始終無法繞開4S店直接去開進商圈,這進一步降低了ID.系列對終端用戶的可觸達性。

            據大眾汽車之前的規劃,到2030年純電動車型的銷量在整體銷量的占比提升到50%,未來利潤、收入來源將從燃油車轉向純電動車。大眾集團CEO迪斯也透露,2021年大眾全球市場要銷售100萬輛新能源汽車,中國市場將承擔40萬輛的銷量目標。ID.系列的“出師不利”基本宣告了該目標的落空,大眾未來電動化轉型之路或還很漫長。(記者 李池)

            上一篇:江淮汽車定增計劃終獲批 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

            下一篇:多部門持續加碼網約車強監管 措施落地如何推進?

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

            文章排行
            推薦閱讀
            日本紧网站

            <label id="jrort"><code id="jrort"></code></label>

            1. <th id="jrort"></th>
              <em id="jrort"></em>
              1. <dd id="jrort"><track id="jrort"><video id="jrort"></video></track></dd>

                <tbody id="jrort"><pre id="jrort"></pre></tbody><dd id="jrort"><big id="jrort"><video id="jrort"></video></big></dd>
                <th id="jrort"></th>
              2. <dd id="jrort"><pre id="jrort"></pre></dd>
                  1. <button id="jrort"></button>